专业、接纳、融合、恒爱

让特殊儿童与世界自由沟通

24小时咨询热线

400-0050087

栏目分类

咨询热线

400-0050087

如何在生活中做好孤独症孩子的行为引导?

  很多孤独症孩子除了不善于交流之外,还有“大喊大叫”、“暴力”、“不遵守规则”等问题行为,如何减少这些问题行为的发生,是许多家长都想了解的事情。

  很多家长都会对孩子的问题行为过于执着,而忽略孩子好的行为表现。好的行为如果不注意引导,那么好的也会变成坏的,所以要想减少孤独症孩子的行为问题,做好“好行为”的引导很重要。

  如何在生活中做好孤独症孩子的行为引导?

  1、发现孩子好的行为

  听起来简单,做起来难。在高节奏的生活中,我们往往很难发现孩子所做的一切。因此,每当发现孩子表现出我们想要看到的一些正确行为,或者家长发现他采用一个很得体的方法来应对他面临的困难的时候,就一定要表现出赞赏,并立即强化他的行为。

  忽视孩子好的行为至少会产生两个后果:

  丧失了一个很好地跟孩子互动的机会。

  错过了让孩子为他的好行为而自豪的机会。

  2.鼓励孩子使用语言,而非行为来表达自己的需求和想法

  建立功能性的沟通系统是老师和家长可以为孩子做的一件事。这种功能性的沟通系统可以是口头语言或声音、图片、文字、手势和其他肢体语言。这些沟通方式既可以让孩子通过更多途径来表达需要、想法、情绪、和社会互动,也使沟通变得更加容易。

  例如,孩子开始表现出了不高兴的迹象,家长可以提示他拿一张图片把他想要的东西指给你看,从而将他的行为制止住,并转换成为一种可以满足他需要的功能性的沟通行为。

  在教他以前,选择一个或两个家长想要优先解决的沟通行为。告诉所有的家庭成员让他们知道这些是什么行为,以便让他们知道孩子的什么行为值得奖励和什么行为须忽视。当孩子学会并掌握了这些沟通的技巧以后,再增加新的沟通目标。

图片 2

  3.关于指令问题

  要确保在发指令或者给孩子提出行为要求的时间、地点是合适的,让家长和孩子有足够的时间平心静气地练习。

  如果在忙碌、压力大的情况下教导孩子,可能会让双方都感到挫败。所以在有时间、有精力的时候,耐心地帮助孩子学习、掌握技能,然后,积极正面地鼓励他所做出的努力。

  4.正确使用口头提示来引导口头回应

  当在教孩子辨别和命名对象的时候,家长可以把一个盘子给孩子看,并问他说:“这是什么”?如果孩子没有回应,家长就对他说“盘子”,然后再重复问题,“这是什么”?孩子说:“盘子”过后,立即强化他的回应。

  5.明确每一次训练的目标

  在每一次跟孩子训练的时候都要有明确的目标。在训练的整个过程当中不应该使用口头提示,作为次要高级强化物的表扬只能在任务完成以后使用。

  如果家长使用语言去教每一步动作,孩子就会很容易依赖于这些口头提示,而口头提示也是较难消退的。

  我们之所以训练的目的是希望孩子能够独立进行自我照顾,经常用口头提示势必会造成须始终提示,他才能完成任务的尴尬局面。进行这种类型的训练,我们通常使用肢体或手势提示,待完成任务后强化,才能更迅速、有效率的让孩子独立掌握技能。

  另一方面,当我们训练孩子辨识和命名物体的时候,使用大量的语言是适当和必要的。孤独症儿童的视觉能力强,口头能力差,而且仅仅在字面上理解语言。因此,在跟孩子说话的时候,尽量去掉一切不必要的、非功能性、毫无意义、和容易混淆的语言,使用简单、明确、具体的语言。


上一篇: 透过15个问题,全面解析发育迟缓孩子日常生活训练 下一篇: 如何培养星孩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?
温馨提示: 本网站需输入密码才可访问
密码错误, 请重新输入!